婴儿智力症有什么症状,婴儿智力低下有哪些症状

婴儿智力低下有哪些症状

会笑或很晚才会笑 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,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。

如3个月才会笑,6个月还很少笑,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。 哭声少 有时只有尖叫,或是哭声无力,对容易引起哭闹的外界刺激不易哭或难以引起哭。

眼睛功能发育不全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,智力低下的婴儿则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不注视。 对声音反应差 对大人在边上发出的声音显得没有反应,似乎特别"老实"。

咀嚼晚 喂养困难,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。 动作笨拙 婴儿喜欢玩手,在出生3~5个月即会,但到6个月后仍不会玩手或到2~3岁还喜欢将玩具往嘴里放就不正常。

婴幼儿智障的几种表现

在早期养育的过程中,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,以及早确定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。

婴幼儿智障具体表现有: - 四肢协调能力弱。会走路后两脚依然相互乱碰,直到2-3岁仍出现。

- 视觉功能发育不佳,不注意注视周围人和事物。 - 微笑出现得时间很晚,不注意别人说话,对声音缺乏反应。

- 咀嚼晚,喂养困难,吃固体食物的时候,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和呕吐。 - 不爱哭闹、撒娇,非常安静。

- 正常宝宝在3-4个月时,经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双手。但智力低下的宝宝在6个月后仍持续有这样的行为。

- 正常宝宝在6-12个月后,经常将东西放进嘴里,当手的动作比较熟练时,就不再用嘴。但智力发育落后的宝宝用嘴的动作持续到很晚,有时到2-3岁还把玩具放进嘴里。

- 正常宝宝在15-16个月后就不再把东西随地乱丢,而发育迟缓的宝宝持续的时间要长。 - 正常宝宝在1岁时停止淌口水,有缺陷的宝宝持续时间要长。

- 在清醒时,智力低下宝宝有磨牙动作,而正常宝宝没有。 - 智力低下的宝宝有时需要反复或持续刺激后才引起啼哭,哭时经常发出喉音,有时哭声尖锐或尖叫,也有时哭声无力。

正常宝宝的哭声常有音调变化。 - 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或兴趣短暂、精神不集中、反应迟钝是智力低下的重要特点。

- 智力低下的宝宝多表现为多睡和无目的地多动。 在观察上述行为之余,家长可以带宝宝去进行心理测验,这种方法可以测查宝宝的智力发展水平。

但不能完全依照这个测查给宝宝的智力下定义,古往今来,被认为弱智的孩子成为科学家不是没有先例,象爱因斯坦、爱迪生都是如此。

婴儿脑瘫有哪些症状??专家来解答吧

1、异常的动作或姿势。如:流口水、颤抖;在学站时,两腿并拢,双脚总是脚尖着地,有时甚至出现交叉,呈剪刀型;肢体运动不协调,不对称,头不能保持正立位置等,这些都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异常动作或姿势。

2、脑瘫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。如:全身发软、无力或四肢发紧;易惊、角弓反张,少动或过多地乱动;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、吞咽困难或经常呛、噎、吐奶;婴儿的嘴不能很好闭合,哭声微弱或发出阵阵尖叫;2—3个月时,不会笑、抬头;持续哭闹,手指紧握,不会张开;4—5个月还不会翻身;8个月还不会坐,甚至不会抓、握,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。另外,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。

智力障碍的脑瘫患儿有哪些特征表现能及时发现?

小儿脑瘫已经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,所以让大家不得不去注重它。

为了避免延误病情造成患者的疾病加重,及时治疗是关键。但只有了解小儿脑瘫的症状,在生活中才能尽早的发现疾病,但很多人都不能很好了解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。

1.在脑瘫儿中,约有四分之一的儿童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,而有四分之一的患儿伴有重度智力障碍,其余一半的患儿 智力障碍在轻度或重度。智力发育障碍在混合型脑瘫患儿中多见,而在痉挛型脑瘫儿中少见,手足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的患儿智力发育障碍最少。

2.有25%~35%的脑瘫患儿会伴有癫痫发作,特别是在出生后出现颅内出血、感染或中毒性脑病而导致的脑瘫,多数伴有癫痫。癫痫发作可在婴儿初期就出现,随着年龄增加发作可能更加频繁。

3.半数以上的脑瘫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和听觉障碍。脑瘫儿可因智力障碍而出现语言发育晚,表现为发音障碍,发音不准确、不流畅,说话速度过快、过慢。

患儿早期吸吮或吞咽出现障碍,常会合并语言发育障碍。有些还会伴有听觉障碍,从高音到低音不一。

4.脑瘫儿还可伴有视觉障碍,内斜视、外斜视等眼球协调障碍较常见,还可伴有屈光不正,眼球震颤,凝视困难等症状 (为您解答,希望帮到您,如有用,请选下方“对我有用”谢谢采纳.)。

婴儿智力症有什么症状

温馨提醒: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三品养生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